2016年,涨价和限购成了主要的焦点。涨价当然不只是仅限于原油、锌、镍、煤炭等资源类商品,还包括房子、黄金、白银等投资类商品,还包括维生素、白酒、肉制品、调味品等消费品。 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今年的涨价(通胀)逻辑只要能选中一个品种,就能获得非常不错的收益。对于A股的投资者来说,最简单的就是买些白酒公司了。 对于大多数A股白酒的投资者,今年白酒涨了多少价,销量增长了多少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如果我问今年的光瓶酒涨了多少价,销量增长了多少,估计没几个白酒投资者能回答的上来。 不过,根据1919披露的数据,在1919的渠道上,2016年1—8月与2015年1-8月相比,光瓶酒销量同比增长156%,销售额同比增长376%。 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负责人表示,“光瓶酒已经成为行业风口,进入了一个量价齐升的阶段。光瓶酒从2012年开始平均增速没有低过15%,目前估算有650亿的市场规模。” 按目前白酒5,000亿的市场规模计算,光瓶酒650亿的市场规模占了白酒市场的13%。由于白酒行业的整体增速低于15%,因此,未来几年时间光瓶酒的份额将可能继续扩大。 这个现象是不是与大家的印象很不一样? 其实也不用诧异,因为大家如果功课做得认真的话,会发现A股近20家上市的白酒公司2015年的总收入仅为1,119亿。 算上目前未上市的比较大的白酒企业,如剑南春、郎酒、枝江、白云边等白酒企业的约600亿销售额。能清楚统计出的白酒公司的销售额约为1,700亿,折算成市场份额也就约可能2,500-3,000亿。意味着在中国,有接近40%-50%的白酒市场仍然以散酒的形式存在的。 散酒作为特定时期的市场产物,在当今高品质瓶装酒的映衬下,它已经沦为低端市场的遗留。在国内很多产酒大省,散酒早就被正规的酒企所消灭,就算有的话也只是零星在市场上残存。 但在国内欠发达省份以及酒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散酒仍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如云南每年有70万吨的散酒消费市场。 因此,在我们的印象里,光瓶酒的市场会越来越小,因为会逐步被中高端白酒消灭。但散酒市场,为光瓶酒提供了广阔的可收割的空间,因此光瓶酒不但没有像想象的规模越来越小,而是在逐年增加。 不过在我看来,大家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价格升级。其实,很多人在质疑现在市场上提到的消费升级,认为只不过是一场价格升级,有道理也不完全有道理。 为什么说有道理? 因为我们看光瓶酒的一个涨价历史,上世纪80年代,光瓶酒主流的销售价格是1~1.5元/瓶;到21世纪初价格就已经到3元/瓶了;2003年,光瓶酒主流产品销售平均价格上涨至5元/瓶;到2009年,平均销售价格又上涨至10元/瓶;2012-2015年,平均销售价格又进一步上涨至15元/瓶。 2016年随着大部分商品的涨价浪潮,已经有光瓶酒卖20~30元/瓶了。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光瓶酒价格上涨了接近20倍,但其实光瓶酒公司的毛利率、净利润率、产品品质并没有什么改善的,顶多就是产品的包装设计稍微好了一点。 所以,光瓶酒的涨价更多的是一种货币现象。 生产光瓶酒的所有原料都涨价了,如果产品不涨价,那么产品只能被淘汰。智卓咨询董事长朱志明表示: “表面上光瓶酒价格带上移是消费升级,但它并不是消费者需求拉动价格带上移,喝光瓶酒的人对价格是很敏感的,但凡价格稍微上涨一些,没有促销,消费者就会转向其它的品牌。” 因此,光瓶酒的涨价根源在于传统渠道利润穿底。 试想,卖一罐饮料零售商大多都能赚2-3元,一瓶光瓶酒的利润还不如一罐饮料,经销商有积极性吗?再加上这几年要素价格的上涨,制作、运输、人工、房租等,本来就不到10个点的净利润率马上就变成亏损了。 所以,光瓶酒的涨价浪潮不像传统中高端白酒。光瓶酒的每一次涨价浪潮都是行业或者公司面临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困境。 正因如此,每一次要素价格的上涨,对于光瓶酒公司来说都是一次考验,都意味着对消费者和市场的重新瓜分和占领。如果在涨价的浪潮中,产品升级、价格升级的时候没有顺应趋势,一个光瓶酒公司就可能面临倒闭。 为什么又说不完全有道理呢? 因为虽然推动涨价的根源是要素价格的上涨,或者是一个货币现象。但在涨价过程中,为了吸引消费者,光瓶酒还是会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提出更好的宣传理念。 比如,先不说酒卖的好不好,不过我们看到一些光瓶酒的设计和包装都做的越来越有逼格了。 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价格升级对于光瓶酒企业来说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重新占领和瓜分。牛栏山发布了45元、68元、78元、108元/瓶的光瓶酒;老村长推出“乐醇”终端售价达到30元/瓶;龙江家园推出了售价为20-25元/瓶的超级醇柔等。 现在,光瓶酒的价格升级盛宴已经开始,就看谁能从中捕到更多的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