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酒业新闻 啤酒 查看内容

燕京啤酒扭转困境裁员自救?改革已迫在眉睫

2017-2-21 22:33| 查看: 1684| 评论: 0|作者: 证券市场周刊|来自: 啤酒日报


2016年下半年,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下滑之后,国内啤酒的月度同比产量终于止跌回升,行业最困难的时刻逐渐散去。

不过,这样的好转景象在燕京啤酒身上似乎没有得到任何体现。

燕京啤酒2016年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啤酒的销量并没有随着行业的转暖而改善。

在国内啤酒三大龙头中,燕京啤酒在行业弱势中的表现远逊于华润和青岛啤酒两大竞争对手,行业触底反弹在燕京啤酒也看不到迹象。

市场并非对燕京啤酒没有期待,两大私募明星——王亚伟的昀沣和裘国根的重阳都是出现在公司股东名单中的显赫人物。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燕京啤酒销量只有青啤60%左右,两家公司的员工总人数却几乎是旗鼓相当。燕京啤酒的生产工人甚至要比青啤还多出了近4000人,高度工业化生产的啤酒在燕京啤酒这里是手工生产?

燕京啤酒难见反弹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8月,中国啤酒产量517.2万千升,同比增长4.2%。这是自2014年7月啤酒销量连续下跌25个月之后首次呈现同比增长,这样的增长并非昙花一现,12月的同比增幅甚至高达15.2%。

从2016年8月至12月,中国啤酒月度产量始终保持了正增长。啤酒行业2016年全年累计产量4506.4万千升,累计同比减少0.1%,止住了上半年4.3%的大幅下跌趋势,距离年度正增长只有一步之遥。

要知道,这是国内啤酒产量在进口啤酒继续高增长情况下实现的回暖。2016年,中国进口啤酒64.64万千升,同比增长20.07%,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可见,国内啤酒产量在2016年下半年的反弹并不是依靠限制进口取得的。不过,这样喜人的形势在燕京啤酒并没有得以展现。

2016年1-9月,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398.33万千升,而上半年实现啤酒销量267万千升,这意味着三季度的销量为131.33万千升。

2015年前三季度,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444.52万千升,2015年上半年为296万千升,第三季度的销量为148.52万千升。燕京啤酒2016年第三季度的销量不但没有反弹,同比还下降了11.57%。

虽然2016年全年的业绩还未出炉,机构却并不看好。中金公司就表示,燕京啤酒2016年总销量预计同比下跌9.3%,相比前三季度10.4%的降幅略有好转,全年净利润仍处于下滑态势。

海通证券也认为,燕京啤酒复苏落后于同业,亟需改革助力。虽然销量有所下滑,公司高端化趋势明确,亟须通过改革释放活力,扭转持续下滑趋势。

燕京啤酒相关负责人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公司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产销量降幅也是收窄的。

燕京啤酒董事会换届延期已经逾一年。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已于2015年8月26日届满,新一届董事会的人选一再拖延。根据最新公告,即使是不再继续拖延,新任董事会要到2017年年中才能走马上任。

无论是买入的明星私募,还是机构的研报中,燕京啤酒的改革预期应该都是重中之重。对于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市场却谈之甚少。从公司给出的信息看,燕京啤酒的经营绩效之低下在上市同行内几乎无出其右了。

臃肿的生产工人

啤酒生产一般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三个主要过程。与传统白酒等其他酒企相比,啤酒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只是由于啤酒行业深度分销的属性,如果不是外包,啤酒企业的销售人员并不比生产员工少太多。

在人们的印象中,啤酒生产线上一排排的啤酒自动灌装而成,生产工人只是负责检查机器设备运行情况,这样的画面不止一次出现在各家企业的宣传中,奇怪的是,啤酒行业高度自动化生产的情景在燕京啤酒这里似乎消失了。

以2015年年报为例,当年燕京啤酒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39005人,其中生产工人21748人,而全年公司实现啤酒销量483万千升;同期,青岛啤酒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43066人,其中17865人司职生产,全年公司实现啤酒销量848万千升。

也就是说,在销量不足竞争对手60%的情况下,燕京啤酒的一线生产工人竟然要比青岛啤酒多出近4000人。燕京啤酒的员工总数与青岛啤酒相仿,但收入不到对方的一半。

2015年,青岛啤酒来自啤酒主业的收入为272.08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人均创造收入63万元。而燕京啤酒2015年的啤酒收入只有118.08亿元,人均创收32万元,只有对手的五成水平。

这样的情况并非2015年独有。统计2013-2015年两家公司的收入与员工可以发现,燕京啤酒的人均创收能力始终只有青岛啤酒50%左右的水平。同为国企,燕京啤酒为什么生产效率这样低下呢?

2013年,燕京啤酒42239人的员工人数不但不低于青岛啤酒,甚至还要比竞争对手多了4名。这一年,燕京啤酒的销量只有571.4万千升,青岛啤酒销量则达到870万千升。燕京啤酒130.1亿元的啤酒业务收入还不到青岛啤酒277.67亿元啤酒收入的一半。

两家公司员工人数的差异在一线生产工人这里有着明显的对比。青岛啤酒一线生产工人占员工的比例仅在40%左右,而燕京啤酒则达到60%上下。让投资者无法理解的是,产销远不及竞争对手的同时,燕京啤酒一线的生产工人始终要比对手超出数千人。

青岛啤酒最近两个完整年报的一线生产工人保持在17000余人,燕京啤酒即使三年内连续减员,但一线生产工人仍超过20000余人,完胜青啤。不过是竞争对手60%左右的产品规模,一线生产工人竟然还要比对手多出成千上万人,燕京啤酒打的是什么算盘呢?

如果说青岛啤酒的规模效益燕京啤酒难以企及,那么与规模更小的啤酒企业相比公司是否有优势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与规模更小的同行相比,燕京啤酒同样没有优势。

目前,啤酒企业共有7家上市公司,惠泉啤酒与燕京啤酒同属一个实际控制人暂时不予以比较。在明显不如青岛啤酒人均效率的情况下,燕京啤酒与4家“小兄弟”相比也未胜出。

在这4家公司中,仅有兰州黄河的人均创收低于燕京啤酒,兰州黄河2013-2015年人均创收只有20余万元,重庆啤酒和珠江啤酒人均创收都在60万元上下;偏安一隅的西藏发展效率最高,人均创收过百万元。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发展模式和用工方式上都有不同的选择。

作为颇受投资人关注的明星股之一,燕京啤酒在混改的风浪中有望分得一杯羹。在此之前,公司也明确提出将推出股权激励方案,那么在距离公司承诺日期逐渐临近之际,燕京啤酒能推出市场满意的方案吗?为了完成业绩,公司是否会精简冗员呢?

改革迫在眉睫

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投资者对燕京啤酒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董事会何时完成本就早该进行的换届;二是混改何时推进,股权激励方案能否顺利出炉。

对于这两件事情,燕京啤酒也有过不止一次回应,不过一拖再拖之后市场的信心一次次消磨。按照燕京啤酒最新的说法,董事会换届和股权激励方案都将在2017年年中一锤定音。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未与外资合作的啤酒企业,燕京啤酒一直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海通证券指出,燕京啤酒在2014年6月曾明确提出将在3年内提出股权激励计划。根据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公司的公告内容,燕京啤酒的改革大概率将集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激励计划这两个方向。

与之相比,中金公司的观点更加明确。中金认为,北京地方国企混改加速或许将成为公司董事会换届的幕后推力之一。倘若燕京啤酒通过混改引入战投,虽然不排除其他啤酒巨头以及非行业人士(可能性较小)介入的可能,但早先一直倾注努力的华润啤酒或有先机。

显然,如果改革能够如预期揭开面纱,那么2017年有望成为燕京啤酒转折的一年。股权激励的推出意味着公司需要释放业绩才能完成业绩要求,在没有预收款可以调节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经营效率成为题中之义。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是否改革、何时改革都将由北京市相关部门决定,鲜活的数字将燕京啤酒低效的经营能力摆在了市场面前,如果战略投资者入局,外来者是否还会允许燕京啤酒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低效情况继续存在呢?达到或者接近竞争对手的员工效率应该是燕京啤酒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论坛用户发布,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网站对其赞同与证实。如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