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名酒企以及区域中小酒企业绩的持续反弹,白酒行业“回暖”态势进一步得到确认,也标志着行业调整接近了尾声。在本轮调整中涌现出了许多新兴的品牌,并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消费者的追捧。例如泸州老窖与酒仙网合作推出的互联网专销品牌“三人炫”,以定位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江小白,甚至是主打文化情怀的黔粮传等等。 坚守工匠精神铸就白酒复苏基石 事实上,目前酒业的回暖,除了消费升级带动下的需求增长外,在工匠精神指引下酒业也获益良多。自去年国家将工匠精神纳入到政府工作至今,白酒的工匠精神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白酒手工制作传承人、被业内誉为“酱人席”的席玉看来,工匠精神不是“短平快”,而是对所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的那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白酒传统复杂的技术工艺和手工酿造,其实就是一门手工文化,是凝聚了一代代酿酒大师们苦心专研、千锤百炼成果后的艺术杰作,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内涵。用席玉的话来说,“白酒作为中国的国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工匠精神”。 据了解,席玉盘勾的黔粮传酱酒就是他坚守工匠精神下的典范代表。白酒知名专家、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庄名扬对黔粮传做过这样的品评,“为粮食做传有情怀,为匠心做注有坚守”。 正如季克良大师所说的那样,“对它(白酒)的传承更有一种历史责任在里面。这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工匠,培养出有工匠精神的人,这样我们的行业才能越来越兴旺发达”。 白酒作为中国独有的酒精饮品和传统技艺下的精品,是一代代匠人锤炼专研的结晶。可以预见的是,在工匠精神的坚守下,行业一定会朝着更加健康良性的道路发展下去,而今酒业的回暖就是很好的佐证。 弘扬白酒文化传承中华千古佳酿 酒业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面临消费者断档的风险也是目前酒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资料显示,当前白酒消费的主力军依旧是60后和70后消费者,而新生代80后和90后,对白酒的了解和依赖程度显著低于60后和70后。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新生代消费者对白酒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解或偏见,随着他们成为市场的消费主体,白酒消费者断档的风险将日趋凸显。这一局面产生源于白酒文化以及白酒知识在传承和普及上滞后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白酒行业对消费者的教育存在很多的缺失。 其实,在推广酒文化和普及酒知识层面,黔粮传虽然是新兴的白酒品牌,但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黔粮传是行业首款为粮食(糯高粱,又名“红缨子”)做传的白酒品牌。在传记中,《黔粮传》不但阐述酿酒中粮食的重要性,而且也分享了酱酒的独有酿造工艺。 据黔粮传操盘手、资深酒评人酒评君介绍,黔粮传品牌创意正是基于对粮食的尊重。酒评君说道,“民以食为天,古代每逢盛世,酿酒业就会发达,这源于百姓有了余粮从事酿酒。而一旦社会陷入战争时期,百姓自食尚且不足,更不会用粮食来酿酒,酿酒业自然也就衰落。‘国运昌则酒业盛,仓廪实而酿事兴。’(节选自《黔粮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酒评君看来,当前国家兴旺发达,酿酒业更是空前的繁荣,但反观白酒消费群体却陷入断代困窘,所以借助酒文化和酒知识的宣传消除新生代消费者对白酒的误解,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推出黔粮传品牌的初衷。 全国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国家级评酒委员赖登燡品鉴黔粮传后点评到,“传播酒文化,传承酒礼仪;推动酒技艺,普及酒知识。”。 是的,国运昌则酒业盛,仓廪实而酿事兴。白酒历经千年传承至今,无论是坚守工匠精神助推白酒行业进一步回暖,还是弘扬酒文化逐步拉近与新生代消费者的距离,这都是酒业共同面对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四川酿酒协会副会长、专家组组长曾祖训对黔粮传曾做过这样的点评,“酱遇粮材香愈正,匠心独具品自高”。这既是对黔粮传的肯定,应该也是对整个行业的勉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