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署名文章《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日前出炉,不谈成绩,不避短板,首次对“文化茅台”建设的动力、诉求和路径,作出缜密表述。 文章开篇即有说明:“去年,我们提出了建设’文化茅台’的初步设想。一年过后,我们逐步对’文化茅台’有了大体概念,社会各方也有了初步印象。客观上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演进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茅台’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可见文化茅台是篇酝酿多时的大文章,如今只是开了头,远没有结尾。 背景是立足于卓越品质,将行业深度调整转化为战略机遇期的茅台,在持续数年的高速行进后,成功进入优势窗口,站在了产业升级的变轨点上。 茅台的罕有在于,一个地域性的传统消费品,成功变身国民级社交工具,乃至于被资本市场视为描述经济姿态的指针。在以创新为特质的当下,这是传统产业少有的突出部。 令茅台萦绕于心的一系列问号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在高位保持可持续增长?如何让空前庞大的肌体持续保持行为一致?供应受限犹如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避开消费满意度的风口浪尖?如何平衡厚重的传统文化惯性,更为轻灵地形成“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的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茅台希望创造可贡献于世界商业文明的治理模式,因为成功若无路径,便与孤独无异。 在茅台看来,文化是最强有力的解决方案。但文化太过宽广,所以“文化茅台”被划定在“对内切实管用,对外可资借鉴”的边际内,同时应当具备两层功效:一是由外而内的引入和融合,实现自我气质的转变;二是由内而外的引导和辐射,实现品牌模式的输出。 如文章所言: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顺序之变,体现的是意识之变、定位之变、战略之变。 对于“茅台文化”,文章给出了精准的速写:“茅台地处独一无二的产区,又在代代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了核心技艺。从历史看,茅台发展之初,文化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同乡、同业间淳朴的共识,师徒授艺,重在精;同行竞争,重在信。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酿最好的酒,不负组织信任,当是其时的文化主流。市场化之后,茅台开始走出河谷,逐步建立完善经销网络,文化的内容重在义利平衡,以此获得更好认同。市场逐渐成熟之后,打造民族精品、世界品牌,则成为了茅台文化的重要内容。” 此高浓度的概括,是第一次出现在茅台的自我描述中。从旧金山世纪回访,到主动放弃“国酒”商标申请,茅台正努力柔化过往的标签,主动走出舒适区,超越多数品牌希冀实现的“品质稀缺认定”,将品牌诉求清晰指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希望通过“文化茅台”建设,获取新动力,凝聚新特质,进而获取更深层次的品牌尊重,成为“中国制造”有益输出。 虽然目标高远,但茅台表现出极度务实的态度。把握方向、凝聚人心、统筹推进,关于“文化茅台”的实现路径,文章给出了相当完整的构想。 对于员工,要实现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奋斗、尊重实绩”,显示出茅台的温度; 对于合作者,希望增强“茅台身份”自觉,这是对伙伴的期望,更是“一家人”的另一种表达; 对于消费者,则是“切实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找差距、补短板”,流露着茅台的真诚和用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清晰表达了要让“文化茅台”建设保持开放态度的决心,“要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开放式推进文化茅台建设”,这是品牌上升期特有的自信和开朗。 多位长期观察茅台的资深行业人士对文章的观感都是:“低调和冷静都超出意料。”这是更为难得的企业治理状态。 2018年初,茅台即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和服务的理念,如今逐渐清晰化的“文化茅台”,正是这一理念的延续和升级。服务承载文化,文化推进服务,在服务业增加值已经占据全国GDP比重54.3%的今天,在全球竞合、全域开放、文化升级频率转换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文化茅台”的探索,对于传统产业的突围升级,有着强烈的探索意义。 文/黄浩 戴世锦 源/茅台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