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 揭开酱香型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的面纱

随着酱香型白酒的热销,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个独特而古老的酒中佳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仔细聊聊,酱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到底是什么样。

QQ截图20181127152038.jpg

第一步:端午制曲,酒曲又被形象地称作“酒母”,是米红粱发酵的引子和关键。到了农历五月,新鲜小麦已完成收割并充分晒干。新收割的小麦进行润粮、磨碎后,放进湿热的制曲厂房内,工人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用灵巧的双脚在木框上踩着酒曲,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一块呈龟背状的酒曲坯就踩好了。

第二步:重阳投粮,又叫重阳“下沙”。因为本地产的米红粱细小而红色,所以称为“沙”。

将经过挑选后颗粒最为饱满、颜色最为纯正的米红粱作为原料,与沸水充分拌匀后上甑蒸熟,并按照一定比例投入曲母。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还要进行凉堂堆积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石块砌成的窖坑进行封存,进入近一个月的“窖期”。

第三步:二次投粮,也称“插沙”。在重阳投粮并封存发酵一月后开始“二次投粮”,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

第四步:七次取酒,一次酒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微苦,二次酒味甜、略有酸涩味,对基酒的贡献较小。三、四、五次酒均具有酱香味突出、醇和的特点,只是第四次和第五次酒分别增加了后味长和略有焦香味的特点。六次酒已开始略有焦糊味。。随着气温的升高,微生物生长旺盛,此时生产七次酒,可以促进七次酒焦香、糊香的生成,还能利用微生物生长旺盛的条件将糟醅中的残余淀粉尽可能转化,减少淀粉损失。

QQ截图20181127152103.jpg

第五步:丢糟,从重阳下沙开始,经九次蒸煮,每月一次,八轮加曲发酵,七次蒸馏取酒,时令又来到2016年端午以后,一批沙的生产接近尾声了,开始丢糟。

第六步:盘勾勾兑,遵循以酒勾酒,即不加水勾兑,通常是将不同轮次的基酒、不同典型体的酒和不同年份的基酒进行勾兑。勾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表情 图片
关注酒市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