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制] 汉御坊:千年工艺的坚守,探寻中华酱酒之光的奥秘

汉御坊酒厂创建于1979年,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7.5平方公里镇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依托茅台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优势资源,以黔北红壳糯高粱为原料,遵大曲酱香传统古法工艺,以一年为一个酿造周期,“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由资深酿酒师团队酿造基酒,陶罐贮存三年以上,再由国家级调酒师依古法调和之术将不同年份陈酿加以勾调,再密封贮存一年,方为成品。

端午制曲

端午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节,有着制曲最需要的高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60摄氏度左右,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一年之中,这个时间段是汉御坊酱酒制曲的最佳时期。

制曲的步骤如下:粉碎小麦—加水加母曲搅拌—踩曲成形(放到砖块的模具里踩曲)—入仓堆积—入仓发酵(发酵的过程中要翻动曲块,使其上下两面都能充分与微生物接触发酵)—折曲(又名拆曲,就是将曲块再分成小块小块便于贮存)—贮存—酿造生产。

制曲一般需要40天,存曲需要3到6个月。

15670500471040.png

重阳下沙

到了农历九月,茅台地区气温降至25度左右,整个秋冬春三季均无严寒酷暑,河水清澈甘甜,高粱也于秋季成熟。沙者,高粱也,下沙意即投料,故此时开始下沙酿酒的第一轮次投料最为适宜。汉御坊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必须顺应天时地利,每年农历九月九前后,赤水河水质是一年最好的时候,清澈见底,各种酿造环境俱佳,因此汉御坊选择重阳下沙。

一年一个酿造周期

一年一个酿造周期

一年一个酿造周期

汉御坊基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从端午节期间开始制曲,到陶坛分装入库,整个过程需要经历一年的时间。

1567050047874.png

两次投料

汉御坊每年(即一个生产周期内)只投粮两次,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糙沙即按照曲粮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在以后的酿造环节中不再投入新的粮食,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煮。

九次蒸煮,周而复始

汉御坊首次下沙(投料)后清蒸一次,糙沙(第二次投料)混蒸一次,前两次蒸煮变成酿成而未过滤的酒,再进行第三次蒸煮,得到我们所说的熟糟。熟糟再经过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蒸酒六个轮次的循环,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次蒸煮,整个过程共有九次蒸煮。

糙沙酒蒸馏结束后,将尾酒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晾,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次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这就是著名的酱酒回沙工艺。

八次发酵,反复利用

汉御坊在酿造期间,从第三轮开始不再投入新的粮食,但是由于原料粉碎或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会被逐步消耗,直到第八次发酵结束后,醅内的淀粉的含量仍在10%左右。

七次取酒,各不相同

在七次取酒中,第一二次取出的酒,稍显酸涩辛辣,第三至第五次取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次取到的酒称为“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则称为“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每一次取出的酒都各有用处,会用陶坛分装,贴上标识,密封贮存。

七轮次取酒,用陶坛密封贮存3年后,还需要进行盘勾勾调,才能调配出酒质更完美,口感更醇厚的酒体。酱香酒盘勾的具体工序是:各种轮次、香型、度数的陈酿满3年后,先勾基础酒,再调香、调味。先小型勾兑,俗称小盘勾,再按照小盘勾的各种酒的比例,同等放大勾调量,再进行大型勾兑,俗称大盘勾。

由于各轮次酒具备各自特点,在储存三年之后,不同轮次酒进行大盘勾、小盘勾,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才赋予了酱香型白酒丰富的风格。

一直以来,汉御坊酒业追慕前贤光辉,致力弘扬中华酱酒之光,以“仁、勤、朴、诚”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致力于传承千年儒家文化、汉文化、酒文化之精髓,将酿酒古法和现代技艺完美融合,并率先在黔北遵义地区签约红糯高粱种植基地一万余亩,形成『酒厂-种植基地-农户』的三级管理模式。其酒色泽微黄透明,酒体丰满,口感绵柔,优雅细腻,酱香突出,老熟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是中国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表情 图片
关注酒市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